如何擬出一張抗癌方?
最直接的方式 參考前人的經驗
手邊最好有一些名家的醫案
我比較幸運的是
岳父的醫術傳承自清代
已累積豐富的經驗
所以我不用瞎人摸象 胡亂揣測
剛回台時只要遇到難解之題
我就請周璐一通電話請示一下 該如何下手
過了幾年 累積一定的經驗
我會先找定一個病種
然後看名家都是如何擬方的
通常的情況下
人是不會照著書生病的
不管你備了多少醫案
應該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個案
這時就應加減化裁
那標準是什麼?
我的建議是 不是先看具體症狀
頭痛加羌活 肩頸加葛根
這樣容易見木不見林
應先判斷這個人的整體分型屬於何類?
也就是應該得出一個病機
病機是對一個人高度模糊的評價
它統合了整體症狀的相互關係 病勢轉歸
依此找一個相應的方子
這時方劑和藥物的功底就很重要
方和方之間 相異相似的內在轉承關係
如四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 升陷湯
柴胡疏肝散 逍遙散 小柴胡湯之間有什麼關係?
弄清楚了 就可以很好的組方
藥物之間的共性與特異性
一樣的風藥
防風 和羌活有啥差別?
和荊芥 葛根 桂枝 麻黃之間如何鑒別使用?
都是臨床組方的基礎
做到前面這些
平常多看黃帝內經和個別醫家的醫論
因為思維永遠是第一位的
擁有這些你應該就可以因人而異 隨證加減
而無所窒礙了
有人問我為什麼願意分享心得
因為中醫藥需要永續留存
我希望下輩子來的時候還可以見識到
傳統中醫的智慧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