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當春要養生–雨水節氣需知的二三事
今年的雨水剛好和元宵節是同一天。元宵算得上是一種傳統食品,以糯米、黃米、黃豆、小麥粉、芝麻、紅豆、白糖、蜂蜜等健脾益氣、祛除濕邪的食物爲主組成,適合雨水節氣的養生需求,具有一定的保健價值。但因其味甘,過食易於損傷脾胃,產生痰濕,故不宜多吃、常吃。小孩與老人尤爲注意。
春季與人體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屬“木”,因此人們在春季肝氣容易過旺,肝木乘脾土,影響脾胃的功能,妨礙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故而藥王孫思邈提出了:春日宜省酸增甘,春時宜食粥。
第一句的意思就是説要少吃酸味的食物,適當吃一些甘味的食物,如山藥、薏苡仁、土豆、南瓜、胡蘿蔔等。同時宜少食冷油膩、難消化的食物,以養護脾胃。
第二句的意思是要適當多食粥,是因爲穀米養胃,水米交融,便於吸收,而雨水節氣寒濕偏多,所以可選加薏苡仁、芡實、白扁豆與高良薑、桂圓等健脾滲溼或i散寒除濕的藥食兩用之品,效果更好。
下面介紹一個食療粥方:金橘小米粥
金橘20g,鮮山藥100g,小米50g。將金橘洗盡,切片;山藥洗净,去皮,切片;小米淘洗乾净。三物加入適量清水同煮,大火煮開後小火熬至米熟粥稠即可。(注意:因牛奶中的蛋白質遇到金橘中的果酸會凝固,不易消化,會產生腹脹等不適表現。因此,食用金橘小米粥前後1小時不可喝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