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外敷法
褥瘡又稱壓瘡、壓傷,正式學名為壓力性損傷,好發於長期久坐或臥床的病患,由於身體長期受到外部持續性壓迫,使動脈血流供應受阻,而造成皮膚變紅、破皮、潰瘍生成開放性傷口,嚴重還可能造成骨頭細胞壞死,引發全身性敗血症,導致生命危險。
褥瘡傷口通常分為4期,以下介紹壓瘡各分期可能出現的症狀:
第1期:壓瘡初期,皮膚完整無破損,但骨頭突出部位的皮膚發紅,超過30分鐘仍無法消退,且以手指按壓皮膚不會變白。
第2期:皮膚會出現破皮、傷口,並侵犯到皮下脂肪組織;皮膚表層有粉紅色潰瘍,但不會出現黏液或滲出物,若按壓患部會感覺到強烈疼痛。
第3期:皮膚會出現較深的凹洞,已傷及表皮層、真皮層及皮下脂肪層,傷口處還會出現黏液或滲出物,而壓痛感可能會因神經壞死減輕。
第4期:傷口除了有破皮外,且已深及肌肉層及骨頭,易併發蜂窩組織炎、敗血症或骨髓炎,癒合速度緩慢,可能需時9~12個月才會完全復原。
上過月朋友跟我說媽媽因長期臥床有褥瘡,該如何處理?
其實中醫的外法就很有優勢,用了幾天就收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