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的醫療體系,以及所使用的治療策略,並非從身體系統出發。它立基於細菌理論,找到病原體並使用專門殺死病原體的藥物加以攻擊,就這麼簡單。
儘管這套模式對急性醫療非常有效,卻顯然無法恢復或維持各個功能系統之間,或連接各系統的平衡。
在網路上看到一個案例,某甲的血壓偏高,醫生開了抗高血壓的藥物,但當這種藥物無法降低血壓時,醫師又開了第二種藥物配合使用,結果數據是降下來了,但卻導致某甲勃起困難。醫師試圖保持某種恐怖平衡,希望找到剛剛好的劑量,既能控制血壓,又能讓他與太太維持健康的性關係。不幸的過了一段時間,他的頭痛 倦怠感和性功能障礙持續出現,而且憂鬱症狀開始浮現,然而從醫學的角度來看,某甲一點問題也沒有,除了血壓過高,他沒有任何健康問題,想不起來上次感冒是什麼時候。曾經是田徑校隊的他,還能經常跑步,心電圖壓力測試也是正常,除了頭痛以外,他很少出現任何身體疼痛或不適症狀。
看看我們周遭是否都像某甲一樣長期服藥,日常作息常被病痛打亂,或不斷抱怨關節炎、氣喘、高血壓、胃食道逆流、痛風或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慢性病確實越來越普遍了,而且速度還在不斷加快,隨著你吃的藥物越來越多,你離健康似乎越來越遠,也許你該想想這是你要的方式嗎?
到底怎麼樣才能獲得健康?
摘自「功能醫學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