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璐醫師家族紀事之爺爺一二事
彼時幼年醫生這個職業在我眼中和大白兔奶糖、餅乾是等同的。那時記憶最多的就是正吃著飯或是爺爺才剛下班回家,就有人上門來求診,或表示答謝,之後我就有零食可以吃了。當然也有著驚奇,每次爺爺看診,我都會在門外窺探,只見他將三根手指,放在病人的一只手腕處,微閉著眼,片刻之後換另一隻手,再片刻之後,睜開眼用他帶有極重的江西口音對病人説出他的病症,每每此時,病人皆是頻頻點頭稱是,家屬亦在旁邊附和,之後爺爺用毛筆在紙上寫下處方交與病人。走時都會對我笑還説我真乖,心想你怎麽知道我乖不乖,你又沒給我把脈
。也時常有車來將爺爺載走,回來之後,我也可以得到小零食,車將爺爺送回來的時候我想做這事(當醫生)不錯(當時的中國有車可坐的基本上是政府官員)。
等到我長大上了醫學院之後,那時爺爺已仙逝,奶奶時常說要是爺爺看見我學醫,定會很開心。這時聼奶奶説起往事方知當時要找爺爺看病,是要有批條的(當時中國特色的一個東西,必須要許可方能做某件事),並不是所有想找爺爺看病的人都能得到允許。
再長大一些時,父親出來開業,幾年後因父親去中國中醫研究院進修,(那時爺爺已經退休)爺爺就在父親的診所坐診,此時已無什麽批條之類的限制,每天都有很多人找爺爺,其中有很多是遠道而來的。每天都會上演奶奶爲了讓爺爺可以休息一下,不停跟病人解釋的場景。而每天晚上睡前爺爺都會拿著放大鏡認真的研讀醫書,有所悟時,就會記在筆記本上;若父親在家,有時就會與父親討論白天的特殊病案,這時覺得醫生真是一個累人的活。最誇張的一次是年三十晚上爺爺都還在給病人看診,唉,不想當醫生了。
上國中時爺爺出世,奶奶說他走的很安詳,手裏拿著他最喜歡的醫書,看著書就去了,在那之前他還看了一個從老家來的病人。在爺爺去世的前幾年仍然有病人去父親的診所求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