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工程師的上課心得 :
第一次上周醫師的課,令我印象深刻的有好幾點
1. 症狀有輕重緩急,需依序處理,先解決急症後續再調理
2. 保健食品、蜂王乳等攝取亦需因人而異,有時症狀可能就是因為保健食品引起,臨床上需多注意病人飲食
3. 症狀都有相對的藥物可以處理,主要要辯證正確
4. 雖藥食同源,但仍需講究配伍才能發揮效力
5. 不管經方時方,以能治病的為主
課程一開始同學以醫案為例提出問題,周醫師依照專業見解提出看法,依照症狀分析病患體質,同時不同時期各有特別要注意的地方。同時提及孕婦要特別注意,以提高免疫力為主。
同時特別提到用藥時需辯證清楚,如龍膽瀉肝湯為攻急藥物,就不適用於各種陰道炎狀況,誤用有可能造成病患更虛。
在藥物方面老師提出常用的藥方同時說明方劑架構,其中幾味藥物有特別提及作用與特性(三七、黃柏、生地、烏賊骨、龜版、別甲、茜草等)。
這堂課內容按照排卵期出血、經後期出血、經前期漏血、崩漏 狀況分析與治法。
搭配畫圖講解濾泡期、排卵、黃體期的體溫變化,這部分結合了中西醫學的觀念做講解,也舉例陽虛的人黃體期,溫度較一般人升高的幅度較低。
特別提及有子宮肌瘤的患者要特別注意,是先養還是先通。分析少腹逐瘀湯主通,桃紅四物湯主養。
同時小結脾虛、腎虛,腎虛又分氣、陰、陽,各自有對應的藥物。熱亦分虛熱、實熱。
崩漏狀況,主要有三個階段
1. 塞流。止血、固氣
2. 澄源。病症論治
3. 復舊。恢復月經週期正常
此舉例歸脾湯、桂枝茯苓丸、別甲。
1. 涼血:紫草
2. 養血:阿膠
3. 溫經:吵艾葉、炮姜、鹿角霜
提及當歸用藥講究,為血中氣藥。熟地黃,為血中血藥。特別提醒止崩藥不可獨用,烏賊骨等動物藥都有通行之用
在止血方面提及藥方:安衝湯、安老湯、溫經攝血湯。其中特別提及木耳炭是為台灣的雲耳,炒至焦黃即可,五味子補陰,肉桂補陽
其實對於一個非本科出身的我來說,我覺得課程最大的收穫是學到 看問題的角度 以及 思考的思路、方法與歷程。
相信無論是對於 醫師臨床 或者 日常注意健康 都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