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 『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現代人學醫 先學西醫解剖 再學中醫理論,
先把腦袋具象化了
古人的語言就覺得虛無飄渺,無法貼近。
畢竟生理學上說的,放眼可見纖毫畢具,無可否認。
中醫所說陰陽五行氣血虛實,無法具象,也沒一定標準。
說是氣虛,多虛叫虛?
血虛又不完全是貧血,更別說陰陽五行啦
在衛星上天的時代,誰還抱著幾千年前的祖宗
這是現代學習中醫的難點
還好 中醫對我而言不是書上的文字
是我從小的生活經歷
藥物學 我不用特別去認識藥材
因為小學時 別的同學在玩遊戲
我要幫忙壓當歸 把甘草遞給叔叔切片
每天幫忙包藥
不用讀書我也知道川芎茶調散跟柴葛解肌湯用在什麼時候
從回診的病人口中了解方子的好用程度
而不是去背方劑的適用症狀
是從日常觀察來驗諸實際
父親作為一名中醫 他真的是用中醫學來處理家人和自身的健康問題
當聽說有些中醫的小孩發燒了看西醫
我是真的瞠目結舌
只能說我很幸運能看父親處理疑難雜症立起沉痾
中醫學對我而言 不是選擇 不是信仰
是流淌在體內的血液
看到許多的亂象
更堅定我把所知傳播出去的想法
你不說 久而久之這個圈子裡的人也沒聽說過
因為很多的智慧都沒寫在教科書上
更何況時至今日 台灣還沒有自己的中醫教材呢
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了